2015年09月29日
愁的只是吃啥才能保持健康瘦身
陽臺上的桂花開了,飄來了淡淡的清香,月光皎白,社區西臨的龍柏園的荷塘裏充滿了田田的荷葉,還有青蓮,荷和蓮花開了,給節日點綴了喜慶色彩。圓月上高空,仿佛見嫦娥,吳剛在折桂,回家做月餅,哦,中秋節就這樣來到了我們幸福和諧的新汶礦區。
中秋節就這樣走近了我們,晚上,老婆準備了豐富的飯菜,我看著豐盛飯菜和飄香的桂花酒,心情卻是充滿一絲傷感,想想父母去世的早,哥嫂遠在新疆伊犁河谷,大姐遠在吉林延邊圖們江畔,所以中秋親人團圓只能是惆悵的希望。
聞 著沁人的桂香,抬頭遠望淡淡的圓月,我想起了俺的老家。俺的老家在膠東半島的諸城縣桃林公社山東頭大隊,與膠南、日照、五蓮幾縣相鄰,是個魅力無限的丘陵 山村。一九五八年,我的父親遠奔到魯中丘陵的柴汶河畔的新汶礦區下能恩 窯,每年中秋節很少回家,一年只有一次探親假,所以大部分中秋節是在我們兄妹四人在母親 主持下在過節的,思念之情在節日伙食改善中沖淡。改革開放前,那個時候的膠東農村還是人民公社時代,沒有實現大包乾。每當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在老家院子天井 裏吃晚飯。我記憶尤深的是娘做的節日晚飯,有毛芋頭燉五花肉,蒸了香噴噴大米乾飯,還有炸了鮮黃花魚,我們姐弟四人一人半塊月餅,娘是捨不得吃月餅。那個 時候哥哥在公社中學上初中,還有預留一部分好吃的飯菜讓他第二天上學帶走。那個時候在農村過節是快樂的,過年可以換上新衣服,新鞋子,吃年飯,五月端午可 以吃粽子,中秋節可以吃上一塊月餅。那個時代歲月一年只能吃上一次月餅,而現在月餅只能算是一種點心零食,而且買上幾斤,家裏大人孩子沒人惦記著吃。
我 那個時候還沒有上小學,我在村裏上育紅班,也叫幼稚園學前。整個村裏好像只有我的父親是個吃國庫糧的煤礦工人,有固定的工資收入,所以家庭經濟條件算是好 的。那個時候過八月十五才能吃著月餅時候,只買幾個,吃的時候還得小口吃,要不半塊月餅一口吃完就忘了味道。中秋節晚餐的蒸米飯忒香了,因為膠東農村丘陵 是不產大米的,吃米飯在我們那個地方農村是奢侈品嬰兒敏感。還有肥豬肉燉毛芋頭。至今我還經常讓老婆買點毛芋頭燉菜吃,放點芸豆,排骨或者五花肉,用油坊裏新榨花 生油熗鍋,再喝點哈爾濱啤酒,這種飲食是我的最愛。現在的蒸米飯,有時候讓朋友從江蘇薑堰郵寄過來的大米,還有從東北五常郵寄過來的大米,都是全國比較好 大米。蒸米飯,熬粥,確實不錯,放點枸杞和山東紅棗,或者放幾顆新疆大棗,這種飲食可以上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第三季了,畢竟是現在的中國人民再也不用為吃飯 發愁,愁的只是吃啥才能保持健康瘦身。
這個時候,幾多雲彩飄進了滿月,添加了水墨色彩,月旁的星星眨著眼,也在這個詩情畫意的時刻,從電視 裏傳來了中秋晚會的嫋娜的歌聲。中秋節在我國其實十分隆重,已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。俗話說:“八月十五月正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”,現在吃月餅現在是一種 零食消遣,在三十年前,那是一種奢侈食品。小時候過八月十五是快樂的,隨著年齡增長,父母也離開了我們,過中秋節就充滿了淡淡的哀愁。再看著兒子“少年不 知愁滋味”的青春陽光無憂無慮的心態,就會引起我的許多傷感,才知少年歲月是充滿幸福的。
月上高空,飄來桂香,嫦娥奔月,吳剛折桂,那是神 話和傳說。現實生活卻另一個樣子,煤礦企業經濟形勢持續下滑讓人無法樂觀,好歹開了六月份工資。中秋節放假兩天,中秋節過後,就是國慶日了,又要放假七 天。假期本來是快樂的,一想到放假就要扣放微薄的薪水,心情就又多了一些惆悵。其實生活就是充滿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,喜歡群居已享受獨處的我總在波瀾 不驚中的工作學習生活裏度過,今年的中秋節就這樣過去了,不知道明年的中秋節將如何度過呀?
中秋節就這樣走近了我們,晚上,老婆準備了豐富的飯菜,我看著豐盛飯菜和飄香的桂花酒,心情卻是充滿一絲傷感,想想父母去世的早,哥嫂遠在新疆伊犁河谷,大姐遠在吉林延邊圖們江畔,所以中秋親人團圓只能是惆悵的希望。
聞 著沁人的桂香,抬頭遠望淡淡的圓月,我想起了俺的老家。俺的老家在膠東半島的諸城縣桃林公社山東頭大隊,與膠南、日照、五蓮幾縣相鄰,是個魅力無限的丘陵 山村。一九五八年,我的父親遠奔到魯中丘陵的柴汶河畔的新汶礦區下能恩 窯,每年中秋節很少回家,一年只有一次探親假,所以大部分中秋節是在我們兄妹四人在母親 主持下在過節的,思念之情在節日伙食改善中沖淡。改革開放前,那個時候的膠東農村還是人民公社時代,沒有實現大包乾。每當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在老家院子天井 裏吃晚飯。我記憶尤深的是娘做的節日晚飯,有毛芋頭燉五花肉,蒸了香噴噴大米乾飯,還有炸了鮮黃花魚,我們姐弟四人一人半塊月餅,娘是捨不得吃月餅。那個 時候哥哥在公社中學上初中,還有預留一部分好吃的飯菜讓他第二天上學帶走。那個時候在農村過節是快樂的,過年可以換上新衣服,新鞋子,吃年飯,五月端午可 以吃粽子,中秋節可以吃上一塊月餅。那個時代歲月一年只能吃上一次月餅,而現在月餅只能算是一種點心零食,而且買上幾斤,家裏大人孩子沒人惦記著吃。
我 那個時候還沒有上小學,我在村裏上育紅班,也叫幼稚園學前。整個村裏好像只有我的父親是個吃國庫糧的煤礦工人,有固定的工資收入,所以家庭經濟條件算是好 的。那個時候過八月十五才能吃著月餅時候,只買幾個,吃的時候還得小口吃,要不半塊月餅一口吃完就忘了味道。中秋節晚餐的蒸米飯忒香了,因為膠東農村丘陵 是不產大米的,吃米飯在我們那個地方農村是奢侈品嬰兒敏感。還有肥豬肉燉毛芋頭。至今我還經常讓老婆買點毛芋頭燉菜吃,放點芸豆,排骨或者五花肉,用油坊裏新榨花 生油熗鍋,再喝點哈爾濱啤酒,這種飲食是我的最愛。現在的蒸米飯,有時候讓朋友從江蘇薑堰郵寄過來的大米,還有從東北五常郵寄過來的大米,都是全國比較好 大米。蒸米飯,熬粥,確實不錯,放點枸杞和山東紅棗,或者放幾顆新疆大棗,這種飲食可以上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第三季了,畢竟是現在的中國人民再也不用為吃飯 發愁,愁的只是吃啥才能保持健康瘦身。
這個時候,幾多雲彩飄進了滿月,添加了水墨色彩,月旁的星星眨著眼,也在這個詩情畫意的時刻,從電視 裏傳來了中秋晚會的嫋娜的歌聲。中秋節在我國其實十分隆重,已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。俗話說:“八月十五月正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”,現在吃月餅現在是一種 零食消遣,在三十年前,那是一種奢侈食品。小時候過八月十五是快樂的,隨著年齡增長,父母也離開了我們,過中秋節就充滿了淡淡的哀愁。再看著兒子“少年不 知愁滋味”的青春陽光無憂無慮的心態,就會引起我的許多傷感,才知少年歲月是充滿幸福的。
月上高空,飄來桂香,嫦娥奔月,吳剛折桂,那是神 話和傳說。現實生活卻另一個樣子,煤礦企業經濟形勢持續下滑讓人無法樂觀,好歹開了六月份工資。中秋節放假兩天,中秋節過後,就是國慶日了,又要放假七 天。假期本來是快樂的,一想到放假就要扣放微薄的薪水,心情就又多了一些惆悵。其實生活就是充滿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,喜歡群居已享受獨處的我總在波瀾 不驚中的工作學習生活裏度過,今年的中秋節就這樣過去了,不知道明年的中秋節將如何度過呀?
Posted by vivian098 at 12:47│Comments(0)
│節裏